2017年05月01日 行业资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然而,由于没有标准可循,商品上二维码应用爆发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编码标识不统一,不能国际互通等问题。
7月3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规定了商品二维码的数据结构、信息服务、二维码符号及其印制质量要求,未来商品二维码可实现一类一码、一批一码、一物一码,解决商品二维码面临的碎片化应用问题。
“目前商品二维码的编码标识不统一,不能国际互通。”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商品上印制的二维码编码数据结构和信息服务由各个厂商或服务商自行定义,与国际通行的二维码编码标识不能互通,相关的信息处理和获取需要不同的手机软件或特定应用软件识读和解析处理,为我国商品的跨国流通和大规模应用带来了隐患。
此外,商品二维码碎片化应用问题严重,不同二维码服务厂商间相互屏蔽对方的二维码,互不共享企业和商品数据的现象严重。“对商品制造企业来说,需要在不同的二维码平台上重复录入相同的产品数据,为实现不同目的,同一商品上需要印制或加贴多个二维码,效率低,成本高;对消费者来说,面对多个二维码,无从扫起,扫码体验差。”该负责人指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联合百度、苏宁、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以及众多二维码信息服务商和二维码技术提供商等单位组成标准起草组,完成标准制定工作并于2016年8月正式报批。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新的国家标准实现了商品的二维码全球唯一标识问题,兼容现有商品条码的全部信息,能够解决商品二维码的国际通用问题。
此外,标准规定的商品二维码可实现一类一码、一批一码、一物一码,编码结构灵活,行业或企业内部编码能够嵌入到通用的数据结构中,从而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应用以及社会大众对商品二维码线上、线下追溯、营销、防伪等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实现一码绑定多种服务,从而解决商品二维码面临的碎片化应用问题。
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商品二维码的制定发布与未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逐步规范引导商品、产品二维码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我国以二维码为接入手段的新型产业形态和二维码移动信息服务行业的产生与完善。